刘永伟术后右肾“丢失”,医院称有“肾萎缩”可能,后来医院又否认了“肾萎缩”结论,事件几度反转,作为当事方的医院、患者轮流接受舆论拷问,并齐称“委屈”。陈仲伟在家中被患者砍伤致死,网络上沸沸扬扬声讨“杀医”、“医疗暴力”,医生群体愤怒指责。消除滋生暴力的网络环境、社会土壤,需要每个人的理性对待、促进医患互信,我国医患关系,不应继续被撕裂。
丢掉右肾的刘永伟
5月5日,安徽一家媒体以《我的右肾去哪了》为题,报道了宿州男子刘永伟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右肾离奇失踪。“术后右肾丢失”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涉事医院率先引发网络强烈质疑。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日下午,医院的一则“声明”,让事件迅速发生反转,医院称某媒体报道“严重失实”,称患者右肾术后仍在体内。随后,当事人刘永伟被抛到舆论风口浪尖,引发网友新一轮质疑。
当事人刘永伟(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6日下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医院否认了曾作出网络流传的医院已经作出“右肾未丢失,只是萎缩”的说法,称患者目前仍是“右肾缺如”,至于“肾去哪了”,只能等待调查组结论。
图片来自网络
短短两天内,该起热点事件几度反转,作为当事方的医院、患者轮流接受舆论拷问,并齐称“委屈”。然而,喧闹背后,至今“肾去哪儿”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答。
图片来自网络
徐州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联合调查组已经着手调查此事,在证实调查结果出炉之前,任何对医院、患者的揣测和指责都是不负责任的,调查组也将依据调查结论,确认各方在事件中究竟应该负有何种责任。
整个事件的关键点“肾移植”or“肾萎缩”
医学人士分析:右肾只是萎缩了认证信息为“前浙江援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新浪微博用户@白衣山猫发布了题为《刘永伟的右肾去哪了?》的文章,提出了他的观点:
“肾脏移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仅器官匹配性一项就需要诸多检查,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取肾之前进行。更加关键的一点是,用于肾移植的活体取肾,供移植的肾要保留2厘米以上长度的肾动脉和肾静脉,所以一般要取左边的肾脏,左边的血管长一些。取活人的右肾去做肾移植,就是肾移植科的医生都有很大的难度。右肾的血管太短了,要保留2厘米以上,谈何容易?
在他看来,医生是不可能“偷肾”的,而从右胸的手术切口,也无法切除右肾。那么肾去哪儿了呢?他说:
“由于右肾挫伤,右肾的周边组织都有严重损伤,挫伤可以保守治疗,但是挫伤的肾在日后可能因为受伤后血肿压迫、血肿块堵塞输尿管、肾脏血液供应受限等各种原因造成萎缩。
肾萎缩是什么?医院临床中,肾萎缩是一种并不鲜见的病症。萎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单位丧失或肾脏血供不足,导致肾脏体积缩小、生理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解剖现象。
一般来说,肾萎缩与长时间肾脏疾病息息相关,由于肾脏类疾病,如慢性功能不全(尿毒症阶段)、肾盂肾炎晚期等病症,都可能导致患者肾功能受到严重妨碍,并造成肾脏萎缩。
肾萎缩和肾功能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当患者出现肾萎缩时已经或者必然会出现肾功能不全及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肾萎缩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发展的一个表现,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肾萎缩也越来越严重。
肾真的会萎缩到消失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于德新说,肾会发生萎缩,可即使萎缩了,一般都能通过CT观测到。
关于“肾消失”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1995年,江苏农妇张书苹在徐州市第四医院作淋巴管剥脱手术,7年后检查发现“左肾缺如”,遂将医院告上法庭。但省市两级医学会鉴定认为,没有左肾被手术切除的确定证据,不排除左肾萎缩。
2010年,湖北安陆的54岁木匠万润平,在一场车祸后做了一次肝破裂修补手术,在腹部留下一道长的伤疤。三年后,他因小便持续困难、疼痛去医院看病,而B超结果让他大吃了一惊———“右肾未见显示”:随后他又辗转多家医院,不同的仪器也都没有找到他的右肾。而院方和当时的手术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右肾萎缩。
2011年,年过半百的山东农民刘勇也检查出左肾“丢”了,16年前他在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做过一次脾脏摘除手术。但找到当年的主刀医师,他认为刘勇可能因患肾结石而导致肾萎缩。
河北农妇徐秀英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2006年,河北农妇徐秀英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做直肠瘤切除手术,手术后竟发现自己的右肾没有了。去年7月项城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赔偿徐秀英伤残赔偿金等共计41万多元,但对此案刑事部分只字未提。徐秀英的肾去哪了,至今仍是一个谜。也就是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患者的肾是医院取走的。
那么,患者刘永伟右肾到底去哪儿了,在医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真相应该很快就会水落石出,在得出调查结论前,媒体要客观公正报道;看客们也应该冷静理智。医院一方应出证据自证清白,说清楚患者右肾是在什么时间、怎么样“丢失的”;与此同时,职能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应积极调查取证。
这起”丢肾”事件,再次让医患矛盾推至风口浪尖。近几年,医患关系变得异常脆弱,每当医疗事件被爆出,不少公众会将矛盾指向医院、医生。
患者“肾丢失”事件的真相还未得知,但不少网友在网络上的留言充满血腥和暴力。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几个事例均反映出,比医患关系更可怕的是网络上的语言暴力和外界对医生的误解。真正的调查结论尚未得出,但舆论却一刀切的倒向一方,显然有失公允。
被患者砍伤致死的陈仲伟这个周末,对所有的医护群体来说,有些沉重。2016年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陈仲伟主任医师在家中被一名患者砍成重伤,5月7日12时39分,遇袭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原行政主任陈仲伟主任医师因抢救无效,不幸辞世,享年60岁。
5月7日晚上7:00多,来自广州、东莞、中山等城市及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一院、中山大学附属光华口腔医院等医院的群众带着蜡烛和鲜花来到广州英雄广场,他们静静地排队,将蜡烛轻轻安放好,围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心形,沉痛悼念陈主任。
暴力伤医案例也不止一个!
哈尔滨医科大学杀医案,实习医生死亡2012年3月23日下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仅17岁的患者李梦南不满治疗,手持水果刀,冲进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乱砍刺,造成28岁的实习医生王浩死亡,另有3名医护人员不同程度受伤。凶手李梦南被判处无期徒刑。
李梦南(图片来自网络)
浙江温岭一患者用匕首捅伤3名医生致1死2重伤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1月27日,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连恩青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4月1日下午,浙江温岭杀医案终审维持死刑判决,报最高法核准。2015年5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案凶犯连恩青被执行死刑。
犯罪嫌疑人被制服
浙江温岭杀医案凶犯连恩青
广东深圳宝安人民医院一名护士被产妇丈夫殴打2013年9月9日凌晨3时30分左右,深圳宝安区人民医院产科一名怀孕护士在正常夜间巡诊时,遭产妇丈夫狂殴致耳膜穿孔,脑震荡。而该男子在接受警方调查时称,打人的原因仅仅是不满夜里被吵醒。
患者和医生,都应该被最好地对待!
上面这些遭遇,本来不该发生或者本来可以避免,求医看病、救死扶伤分别是患者和医生对待疾病的最恰切做法,而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却让本该互相依赖、互相信赖的双方总有摩擦,有时,由于摩擦产生的担心害怕和伤心气愤还带来了不少批评:患者没医好的新闻多,就有人批评医生、医院没了医德,患者成了弱者;伤医新闻集中曝出,又有人批评社会舆论一边倒,漠视医生的付出和辛劳!
那么,从此就能不去看病了吗?显然不能,不光患者,就是医生也没法保证自己一生健康。你问一百个生病的人,能负担的起的九成以上愿意去医院赶紧把病看好,但他们怕的是被过度医疗、贻误病情,担心的是没送红包大夫不尽心治疗,这些情况不随着医疗改革的进程一并消失,患者的焦虑和焦躁就无法消退。作为患者,哪一个不愿意信赖被称为白衣天使的大夫,毕竟看病的事儿非医生莫属。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医生能逃离开自己的岗位吗?除去铁了心要辞职的,但凡留下来的,就不会不与患者打交道。你问医生,谁愿意每天带着防护头盔上班,谁愿意在保安的重重保护下工作,但他们最怕重症患者和家属不切实际的必须医好的要求,担心自己被曾经看过的病人无理纠缠甚至动手伤害,这些种种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医生的怨气和恐惧就时时相随。作为医者,哪一个医生不愿意听到病人由衷的一声谢谢,不愿意被赞誉:妙手回春!
图文无关
的确,你我在求医的经历中,都有过病还没看好,差点给“气”重了的经历,一时的心中气愤甚至于与医生理论都曾发生过;我们也都听过身边做医生的亲朋好友说过他们在工作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重复的话一天说百遍,还经常被病人投诉和责骂。这些我们所遇到和听到的,连同那些被新闻曝出来的患者悲惨遭遇、医生被伤致死,是真真切切发生